
- 踏訪紅崖,尋訪掉龍灣... [綠染秋情]
- 讓我好好陪著你... [史春培]
- 晚安,舊時光... [惜若]
- 紫玉生煙... [莫小仙]
- 再梳妝... [莫小仙]
- 閑話大維... [史春培]
- 驀然回首間... [云木欣欣]
- 明朝一哥王陽明(續)... [藍色小妖]
- 年少不識愛滋味... [徐姜清]
- 淺析甲午戰爭期間一封日... [云木欣欣]
- 廣西浦北縣恢復建縣45... [韋志遠]
- 《白鹿原》讀書筆記--... [譚長征]
- 《白鹿原》讀書筆記--... [譚長征]
- 《白鹿原》讀書筆記--... [譚長征]
- 千古是非心,一夕漁樵話... [柳涵煙]
- 圓鎖慶典家長祝詞... [氣自華]
- 人性的丑陋沒有底線... [醉玉如雪]
- 《白鹿原》讀書筆記--... [譚長征]
- 愛人日記(02)... [譚長征]
- 《散文日記》值班條例(... [秋子]
清明節到了。天氣晴朗,陽光明媚。座落在上園的墳地,鞭炮聲聲,人潮如涌。人們臉上帶著一份對親人的悼念之情,正在一鏟一鏟地給已逝去的親人墳墓上添土賜福。
一早,我們一家九口人,有人拿著鋤頭,有人拿著鐵鏟,有人拿著竹筐等工具,一起來到爸爸媽媽墳墓前,大家懷著十分懷念的心情,一竹筐一竹筐來回為爸爸媽媽墳墓添土;一筆一筆為父母墓碑帖描舊換新。是的,父親是1980年5月2日去世,享年七十歲;母親是2000年3月6日去世,享年九十歲。母親比父親多活了二十年。母親在世時,曾經對我們子女講過父親“一條扁擔”的故事。
父親身高一米七六,為了家庭生活,他不顧勞苦,白天下地勞動,晚上,徒步幾十公里路程,一條扁擔挑起草蓆到海口、那大圩、通什出賣。有時,趕到海口市天還不亮,他就在老鄉在海口開的一間四新旅店樓梯底下稍息片刻。第二天,他賣完草蓆后,連夜趕回家鄉。天亮時,又無聲無息下地勞動。這樣,他風里來雨里去,憑著一條扁擔,解放前夕,終于以自己辛苦的血汗,建起了一間全是杉木的漂亮房屋。村里人都稱父親王家仁為“一條扁擔”的好男人。
母親身高一米六二,瓜子臉,那彎彎的眉毛下長著一對令人羨慕水晶般的眼睛。在鄉下,她是勞動能手,婦女隊長;在城里,她是婆媳相處典范。人常說,婆媳難相處。可是,母親在城里與媳婦相處二十年間,僅吵過一次嘴。然而,這一次吵嘴,雙方都是好心辦錯事引起的。記得那年,母親已八十高齡,人老眼花,媳婦多次勸說其不要煮飯做菜了,讓媳婦自己來做。可是,為了減輕子女的負擔,母親依然執著堅持要煮飯做菜。一次,大家圍在一起吃晚飯時,發現青菜中還夾雜著一條長長的草。媳婦說其人老眼花了,洗菜不干凈。于是,再次勸說母親,煮飯做菜由自己來做。可是,母親不服老,還是堅持要做。最后,在兒子調解說服下,母親才辭去煮飯做菜工作,放下心來安度晚年…這一次吵嘴,竟成為她們人生中最后的一次吵嘴。
這天,我們為父母墓碑添土描新后,全家人排成一行,站立在墓碑前肅然起敬,向自己的親人獻上祭悼禮物,寄托上一片深深的想念之情。此刻,我們默默地站立在父母墓碑前,想起與父母相處的幸福日子,想起父親那雙嚴厲的眼睛,想起父親那“一條扁擔”精神,憶起母親那任勞任怨勤勞樸實不服老的人品,眼眶里就充滿著汪汪的淚水,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,不免產生起一種內疚與失落感。
如今,我們社會已進入新時代,中華兒女正在全力以赴,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而奮斗。盡管您們過早地離我們遠去了,但是,作為子孫后代,我們繼承您老人家“一條扁擔”精神,以此時刻激勵與鞭策自己,投身到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大潮中去,為中華民族偉大崛起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。這里,我們高興地告訴您,在您老人家“一條扁擔”精神鼓舞下,事業有成,子孫滿堂,生活美滿幸福。
爸爸、媽媽,我們作為您的子孫而感到光榮與自豪。請您放心,在有生之年,每逢清明節到來,我們一定會來到您老人家的面前,像昔日您愛我們子女一樣的愛您敬您,向您匯報子孫后代在追夢路上的喜訊,向您老人家獻上一顆戀戀不舍懷念之心。

詩賦綻芳蕊 今來覓知音
版權所有:詩賦網 Copyright 2008-2016 zgshif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08105916號
詩賦雜志投稿郵箱:sunwulang@163.com
聯系人:輕盈 QQ:418193847、1969288009、466968777 QQ群號(點擊鏈接) 電話:15609834167 E-mail:sttsty@sina.com